7月18日,东林村16名小朋友走进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实训室,开启“夏日智趣成长营”首场研学活动。本次活动以"智创未来·文润乡土"为主线,通过沉浸式的教育体验,为乡村儿童搭建了接触前沿技术的桥梁,也标志着电信学院2025年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全面铺开。

电信学院精心规划本次研学路线。在电信学院协作机器人实训室,姚玲峰书记为小朋友们重点讲解了工业机器人技术,以及机械臂如何精准高效地代替人工参与生产包装,让孩子们对科技的实用价值有了直观认知。在光储充放示范基地,小朋友们通过实地参观,深入了解了充电桩的工作原理、操作规范等相关知识,加深了大家对新能源设施的了解,还在指导下体验了智能充电操作流程。


在电信学院法国施耐德电气绿色低碳技术应用中心,丁韬老师为小朋友们讲解电车的电源构造,介绍了新能源充电技术,如太阳能光伏板充电等,引发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,大家围绕相关话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。

在蜀绣中心,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双面绣的独特技艺,并带领他们参观了往届同学的蜀绣作品,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。

据悉,电信学院今年的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将深度融合学院专业特色与社会需求。24名大学生志愿者全程参与活动策划与实施,依托学院资源,为东林村儿童精心定制了系列课程。通过校社联动,将高校的科技、文化教育资源精准“下沉”至乡村。未来十天内,团队还将围绕“人工智能研学”“乡村调研”等板块展开系列实践。随着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的纵深推进,这支青春队伍正以科技创新为笔,以文化传承为墨,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高校担当。